河北省永年縣“中國國際標準件產業城”已全面停建。記者5月22日在現場看到,鐵門內已無施工人員,但圍牆、圍擋還沒有撤去。 本報記者 盧義傑攝
  一把長長的不鏽鋼U型鎖,鎖住了一扇鐵門,卻沒能了卻河北省永年縣西灘頭村村民的心事。
  每天,村民李大平都要去看看,這把鎖卸下了沒有。
  李大平不知道鐵門內將會發生什麼。一年前,這一片還是村裡的耕地,後來,永年縣國際標準件產業城在這裡建起了圍牆、大門。
  今年5月15日,國土資源部通報稱,產業城涉嫌違法徵占土地822畝,要求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進行調查。
  徵占違法,那麼被占的耕地能不能回來?如果不能,損失如何補償?
  但一個星期過去了,除了鐵門上鎖,一切暫時沒有答案。李大平等多位村民這樣說。
  “產業城已全面停建,上級國土部門批覆之前不會再開工。我們正通知農民復墾。”永年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此次徵地工作存在的疏忽,在於將土地邊報批邊建設,“我們意識到錯了。”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未批先建的產業城“就像一個早產兒”。據其觀察,由於省、市均存在經濟考核,地方政府會上馬一些大項目,但要是等土地審批程序走完,掙錢的機會有時也就過去了,“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不止是永年”。
  通報稱每畝補償6.6萬元,村民稱到手5.28萬元
  5月15日國土資源部發佈相關徵地的違規通報後,李大平意外發現通報披露的補償標準為“每畝6.6.萬元”。
  “我們的補償協議上,寫的是每畝補償5.28萬元,沒有6.6萬元。”李大平和朋友們算了一筆賬,這二者之間每畝相差1.32萬元,822畝就相差了1085.04萬元。
  通報當晚,有網友也在論壇上對“6.6萬元”的數據表示疑惑:“不是每畝5萬多嗎?”
  這當中的差價去哪了?永年縣委宣傳部書面解釋稱,河北省有關文件規定,土地補償費80%歸個人,20%歸集體經濟組織。產業城項目徵地工作執行每畝6.6萬元的區片地價標準,除村集體留成外,一次性按每畝5.28萬元對群眾補償到位。
  但李大平等多名受訪村民均表示,至今沒有人通知他們村集體留成的事情。
  對於李大平來說,國土資源部的通報無疑是一柄“尚方寶劍”,儘管自家耕地已經被占了。
  他是5月中旬在網上看到國土資源部通報的,其中提及的“永年國際標準件產業城”正建在他家耕地上。這個項目規劃面積1170畝,涉及永年西灘頭村、河北鋪的土地。
  李大平清楚地記得,2013年春天,差不多是小麥要收割的時候,徵地的消息傳來了。
  那段時間,永年縣剛引進了北京鑫方盛集團公司建設永年縣國際標準件產業城項目。該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據稱系永年縣東灘頭村人,東灘頭村與西灘頭村僅隔一條道路。
  產業城項目指揮部在2013年5月成立,負責項目推進、實施徵地。包括李大平在內的西灘頭村村民,當時並不知道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直到有一天,李大平從村幹部手中拿到一份制式的《占地補償協議書》。協議書上的甲方為“永年縣標準件產業發展管理委員會”,占地時間40年,補償標準打印著“賠償費一次性付清,每畝52800.00元(含青苗費)”。
  “如果我現在把字簽了,賣了十幾萬元,就是把我兒子、孫子的錢都花了。”他不同意簽字。
  李大平已過中年,家有3畝多耕地,與其他村民一樣,地里主要種小麥、玉米,“收成好的時候,小麥、玉米都可以畝產1000斤左右,價格差不多是每斤1.1元左右。”
  中國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在西灘頭村,村民除種地之外,不少人會去打工、做生意,有的就是做標準件生意,可土地仍是當地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永年縣委宣傳部提供的書面解釋顯示,截至5月13日,產業城項目涉及小廠攤179戶,有22戶未簽協議。
  如今,此次徵地已被國土資源部定性為“違法違規”。徵地沒有經過土地征收批准,並且,在耕地上建產業城已涉及土地性質變更,但政府也沒有完成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手續。
  違規徵地建起省管重點項目
  一排圍牆如今包圍了西灘頭村北邊的耕地。耕地鄰近大街的地方立起一扇鐵門,焊著“中國國際標準件產業城”幾個鍍金大字。目前,鐵門內沒有施工,但見沙粒、小石子和雜草。
  同村的孫強也沒有在《占地補償協議書》上簽字,他告訴記者,鐵門內幾乎是全村所有的耕地,“如果被占了,子孫後代吃什麼?”
  在永年縣的經濟佈局中,標準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之一。河北省政府官網顯示,永年系全國最大的緊固件生產基地,產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5%。西灘頭村附近則集聚了不少標準件廠。
  李大平和孫強一度認為,只要堅持不簽字,土地就可以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成立後,項目有條不紊地向前邁進。
  李大平給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中,施工人員正在耕地邊上搭建圍擋,有的圍擋已貼上了產業城的廣告。一些耕地邊上還砌起了磚頭。
  視頻是2013年10月拍攝的,根據國土資源部的通報,北京鑫方盛集團公司當時在822畝違法徵得的土地中,選取538.7畝圈建了圍牆、廣告圍擋,並平整土地。
  兩個月後,2013年12月,永年縣臨洺關鎮人民政府、永年縣標準件產業發展管理委員會下發通知,要求規劃範圍內的所有墳墓遷移。
  產業城隨後贏得了更“高貴”的身份,今年1月,項目被確定為河北的省管重點項目。
  3月18日上午,西灘頭村耕地上迎來了一場隆重的開工儀式。記者在一段視頻中看到,儀式開始之前,幾位身著警服的男子來到土地上,請幾位村民離開。
  有的村民不願離開,開始用頭撞警車,被警察勸阻。後來,一位村民被身著警服的人抬出了耕地。
  “你們穿警服,是要去抓壞人的,而不是來幫忙搶農民的地的。”一位村民說。
  河北某電視臺後來播報了開工儀式的新聞。一位領導正在臺上致辭,臺下的人穿著襯衫或西裝,正在鼓掌。他們所站著的位置,就是西灘頭村尚未完成用地手續的耕地。
  記者掌握的一份“標準件產業城簽訂拆遷協議進度通報”顯示,截至3月27日,179戶中有68戶簽訂了協議。這約占總數的37%。
  4月,是產業城迅速建設的一個時期。國土資源部通報稱,在這個月,北京鑫方盛集團違法占用已圈占土地中的157畝建設廠房,已建部分鋼結構框架。 
  邯鄲市人民政府官網則披露,4月中旬,產業城已經全面開工建設。
  事實上,單就永年經濟發展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利好工程。資料顯示,產業城總投資32.5億元,總建築面積38.4萬平方米,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2.6億元,利稅3.85億元,安排就業2000餘人。
  在西灘頭村部分村民看來,這些數字略顯陌生。而如果沒有意外,產業城就要在今年6月下旬全部完工了。
  村民“自救”
  在“早產兒”完全出生前,李大平決定“自救”。今年4月的一天深夜,他與幾個村民相約,一起乘上了去北京的列車。
  “在這之前,哪想過會去找上級反映情況?”李大平告訴記者,他之前聽人說,如果去反映情況,被髮現了會被用手銬銬回來,“後來才知道是假的。”
  孫強稱,村民去反映情況是“逼”出來的:有的人不肯簽字,結果收到稅務追繳通知單;村民們被“分片包乾”,上門與他們打交道的公職人員,來自縣檢察院、工商局、國土局、民政局、交通局等17個職能部門。
  按照永年縣委宣傳部的書面解釋,前者屬於職能部門正常的執法行為,與徵地沒有關係。至於縣直有關部門,則是深入到戶,去宣傳產業升級的重要意義,宣傳規劃、土地有關政策,宣傳拆遷補償政策。
  孫強告訴記者,他們曾向永年縣、邯鄲市的國土資源部門反映情況。但是,徵地工作依然沒有停止。
  李大平回憶,4月的那天晚上,他們原計劃10來人一起進京,但到了約定地點,有五六人反悔了。“反悔的人覺得,要湊個30來人,這樣才敢去。”
  “沒有辦法。我們不去,就沒人去了,就算被抓了也得去。”一位前往北京的村民說,他們在北京只待了一個晚上,找的是每晚20元的旅館,“哪兒偏僻就往哪兒找。”
  與一些反映情況的人相同,他們的北京之行並沒有實質性進展。
  孫強告訴記者,差不多是在同時,有村民接到一個陌生來電,讓其上網搜索一部名為“微電影”的視頻。一點開,發現記錄的是3月18日典禮之前發生在耕地上的事,“這個視頻很快在村裡傳開了。”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5月的一個白天。李大平稱,那天,他看到有外地人正在問徵地的事情,“我感覺像記者,但不確定,我就上去,知道什麼就說什麼,反正說的都是實話。”
  永年縣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前段時間,確實有村民帶著電視臺記者坐著他的車,繞著產業城轉了好幾圈。
  5月12日,中央電視臺《經濟信息聯播》以“耕地豈能說徵就徵”為題,報道了永年縣國際標準件產業城違法徵地的情況。央視多個頻道後來繼續跟進報道。
  3天后,國土資源部宣佈掛牌督辦這起案件,要求河北省國土資源廳會同有關部門抓緊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處理意見於6月25日前報國土資源部。
  當時接受央視採訪的一位村民稱,事後,有人希望他別再接受採訪。顯然,如果沒有媒體介入,產業城的秘密或許就不會被髮現。
  地批好了,怕發展機會沒了?
  中國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在媒體報道、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之後,永年縣並非沒有進行整改和反思。
  永年縣委宣傳部答覆本報稱,目前,該項目所有在建工程立即全面叫停,在土地指標沒有正式批覆到位前,一分地都不允許開工建設。
  答覆還稱,有關部門已通知群眾復耕,並由鎮、村幹部逐戶下發通知,做好復耕工作,確保群眾順利夏播、夏種。
  “企業可能會受到損失。但是,面對這麼多老百姓,再大的損失也得承擔。”永年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發稿前,孫強、李大平告訴記者,他們尚未接到復墾的通知。記者5月22日下午在西灘頭村看到,產業城確實已經停止施工,不過,圍牆、圍擋尚保留在耕地的北邊、東邊,耕地邊的鐵門依舊上鎖。
  “我看到的變化是,原先產業城的宣傳牌,被一排公益廣告覆蓋住了。”孫強看到,其中一幅廣告上寫著: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令他們著急的是,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一周過去了,圍牆還沒有拆除,鐵門也沒有打開,“地上已經一年沒有收成了,今年下半年再不種,又完了。圍牆拆了以後,會不會賠償損失?”
  “我們意識到錯了。”永年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反覆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強調,“我們工作的疏忽,是邊報批邊建設。”
  按其說法,該項目並非沒有用地指標。項目已取得用地指標480畝,其中2013年年度計劃指標80畝,已上報邯鄲市政府待批;另待批的還有2014年年度計劃指標400畝。
  他分析,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土地寸土寸金,發展機遇難得,“省、市政府有考核,我們急於上大項目,難免催生了‘早產兒’,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場需要這個,我們也想上大項目、好項目,所以邊報批邊建設,犯了急躁冒進的錯誤”。
  “省、市、縣層層考核,經濟要發展,但土地指標受限制。沒辦法,早產。”他認為,這可能需要經濟考核部門與國土資源部門的頂層設計和協調。
  中國青年報記者註意到,事實上,全國範圍內,類似永年縣這樣邊報批邊建設的現象的確並不少見。而這類事情的不少結局是,當土地征收“生米煮成熟飯”之後,再由有關部門補辦手續。不少學者對此詬病已久。
  在當前京津冀一體化的趨勢下,一些學者公開表示,河北有必要重視發展地方特色經濟,註重產業升級,永年縣的標準件產業被作為一個案例。
  但在不少受訪村民看來,地方經濟發展與公民的利益,其平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個村就這麼點地,你建了,群眾吃什麼、喝什麼?子孫後代的地都沒了。”孫強說,當聽說西灘頭村的村民成功讓一個產業城叫停之後,開始有其他村甚至其他縣的人過來取經,問怎麼辦到的。
  而讓這位基層農民在意的是,如今暫時“生米煮成熟飯”了,做飯的人,又會不會受到懲罰?
  一位縣委常委回應了這一說法。他透露,縣國土資源部門可能有人要被問責,此外,永年縣會努力瞭解百姓合理訴求,千方百計想辦法,最大限度地幫助群眾解決難題。(文中村民姓名為化名)
  本報河北永年5月22日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vkhcwq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